欢迎来到多甜蜜集团!

English
您的位置: 首页 > 资讯动态 > 行业洞察 > 《父亲的养蜂故事》

《父亲的养蜂故事》

来源:转载         编辑:多甜蜜集团  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17-11-15

蜜好吃,养蜂却是一件“养少不养老”的苦差事。从前养蜂人都要随着季节的更替追逐着花期,常年漂泊异乡他地“转场”,风餐露宿于山林野外,花开花落、与世隔绝的生涯让许多老养蜂人记忆尤深,成为他们最难忘却的回忆。我的父亲便是这样一个养蜂人。

  父亲出生于50年代末,初中毕业后先在生产队的“建设山楂山”扶贫项目干了几年会计。直到79年,大队开始发展养蜂项目,父亲有幸成为了其中的一员。生产队刚开始的时候只有30箱蜜蜂,两个人负责饲养,万事开头难,那会没有技术人员的支持,只能摸着石头过河,边养边学,等到第二年去南方的时候还剩下24箱。

  父亲出门最频繁、离家最远的日子就在那会儿。第一年,他们去了江西的井冈山地区安福县,第二年,父亲又来到了四川峨眉,接着又转场到广汉,一路途经河南、新泰回家,接下来的三年,都是先到四川广汉采油菜蜜,进而转场回退,只不过次次途径的地方不同。记得小时候父亲经常拿着照片对我讲,这张是在西安的大雁塔照的;这张是在上海,我和你大叔坐在海边拍的;这一张是在泰山上,那会在山上住宾馆一晚上才几块钱......

  那个年代,一年四季在外面奔波,倒也混个自由,还能偶尔游山玩水,比在家下地干活挣工分要好。只是养蜂的日子,酸甜苦辣的滋味也只有父亲自己知道。

  于是在外奔波了5年之后,伴随着我姐姐的出生,顾家的父亲便不再跟着潮流去远方追花酿蜜,只是在家等花期来得时侯采一点,这样每年的收成也变得不稳定。后来父亲便跟人学了木匠,一边做木工,一边照料着十几箱蜜蜂(恰巧生产队解散,土地承包到户,生产队的蜜蜂也卖给了养蜂的爸爸和另外一位爷爷)。

  直到97年,那会我已经上小学了,父亲才又一次开始了奔波之路。80年代养蜂人转场都用火车,后来逐渐都改用汽车了,这也导致了相对较高的路费。

  为了缩小成本,减小风险,父亲便只在春天去潍坊坊子和寒亭一带采油菜蜜,采完油菜再到青州东部采集槐花蜜,最后到家采山花蜜,可好景不长,02年左右,潍坊的油菜种植面积大幅减小,没有再去那里的必要了。不得已,父亲便转场到安徽全椒一带,直到08年。父亲去安徽一般都是在正月初或者腊月下旬,因为这时候去能够在那边繁殖蜂群顺便采集油菜蜜,一直到五月初,这时候蜂群已经发展起来,同时山东青州这边槐花开放,父亲便带着蜜蜂回来。

  08年初南方的雪灾封路,挡住了正在高速公路上的运蜂车(司机不等人啊),不得已,父亲便在高速公路上把蜂箱,帐篷等家什卸下来,直到高速路重新开通,另外联系了一辆车才到的安徽全椒。父亲上了年纪,不愿再年年折腾,接下来的几年便没有再出发。可这两年糖价涨的厉害,从08年得2000多一吨疯涨到七八千元一吨,在家的话开春喂饲料繁殖蜂群成本太高,收成不好的话白干一年不赔本就挺好,父亲又不愿舍弃养了30多年的蜜蜂,于是又一次的踏上了南去的路途。

  养蜂的生活,充满艰辛,住是住在帐蓬里的。吃的问题,看蜜蜂放在哪个位置,要是接近菜市场,就可以两三天采购一次食物,要是不近,那就只能一次采购一星期的物资了,没有电视,没有网络,对外联系的就只有手机了。如果离别人家近点,可以拉电线到帐蓬里,要是离得远,晚上就要早早睡觉了,只有一个大的头灯,去别人家充满电可以用几个晚上。水的问题倒是基本上可以解决,一般都从别人家里接到蜂场那。我觉得这种生活还是比较枯燥,一般人可能都无法忍受那种寂寞。说是可以当成旅游,事实上,我们无法体会那种“旅游”的心情。这其实是生活所迫而已。

多甜蜜集团|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

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三环路283号16号楼B座1101室

工厂地址:河南省许昌长葛市官亭乡秋庄多甜蜜蜂业园

电话:0371-56621222